近年來,宜賓學院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主動融入宜賓市七縣三區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服務宜賓城鄉融合,以“興產業、活要素、優服務、強治理”為目標實施了“四大專項行動”。3月8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廳簡報》第9期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

學校開展校地合作行動,匯聚工作合力。一是健全合作機制,創造集聚條件。成立城鄉融合工作專班,由一名學校黨委班子成員對接服務一個縣(區),組建300余人的博士專家服務團,向各縣(區)分別派駐1名常駐掛職博士、1名校內聯絡員。二是加強校地交流,營造良好氛圍。圍繞城鄉融合主題開展“三江博士創新講壇”活動。三是優化培養措施,匹配人才需求。針對宜賓市產業發展現狀及各縣(區)產業布局實際需求,調整優化學校人才培養方案。
學校開展科技支撐行動,推動經濟發展。一是強化陣地建設,提高服務實效。建立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組建以中共黨員為骨干的教學科研攻堅團隊。二是錨定科研需求,推動產業發展。立項城鄉融合產業發展專項課題,聚焦縣域城鄉融合急需解決的產業問題開展有組織的科研。三是提供技術服務,破除技術壁壘。針對縣(區)鄉鎮、企事業單位技術需求,圍繞城鄉居民生活、產業發展、村鎮治理、生態環境4個板塊組建若干城鄉融合服務團隊,在技術層面開展項目對接服務。
學校開展志愿服務行動,加強人文關懷。一是創立“同心驛站”,解決實際需求。二是建立“關工驛站”,提供堅實保障。三是建設“青年驛站”,注入青春活力。
學校開展教育幫扶行動,助力鄉村振興。一是選派師范專業專家,實施培訓指導。選派從事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專家,對各縣(區)基礎教育教師開展教學技能提升培訓。二是組織師范專業教師,提供教育服務。統籌安排新入職師范專業研究生學歷教師,到各縣(區)鄉鎮學校開展專業輔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三是選派師范專業學生,開展頂崗支教。
(供稿/黨委組織部 黨政辦公室 審核/楊波 終審/張利 編輯/梁麗莎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