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學院簡介
宜賓學院坐落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學校于1978年開啟了宜賓高等教育辦學之路。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由宜賓師范專科學校與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合并升本。2006年、2018年、2024年先后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教育教學審核評估。2016年成為四川省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2023年入選四川省“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024年成功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辦學層次實現歷史性突破。學校榮膺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四川省文明校園”等稱號。
牢記殷殷囑托,辦學特色更加鮮明。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并作重要指示,為學校應用型本科辦學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學校扎根宜賓、面向四川、輻射西南,以本科教育為主、努力發展研究生教育,錨定“以工為主、師范為根、多科協同、集群發展”辦學思路,厚植“自強不息、至善致遠”宜賓學院精神和“求實、求是、開放、創新”校訓品格,加快推進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成效,形成了“扎根宜賓協同共建、應用為本服務需求”的辦學特色。
堅持協同共建,辦學條件同類領先。學校是四川省首批省市共建高校,五糧液、寧德時代、中軟國際等大批龍頭企業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協同育人場景。現有江北校區和臨港校區,總面積2260畝,校舍面積78.04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271.5萬冊、電子圖書120萬冊、電子期刊53.8萬冊、電子學位論文863.6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億余元。有14個二級學院、2個二級學部,面向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南亞東南亞及非洲地區招收國際學生,全日制在校生(含留學生)2.5萬余人。
堅持人才強校,師資力量逐步提升。學校聚力實施師資隊伍基礎工程,健全優化人才引育政策,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持續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和質量。現有教職工18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60余人,碩、博士教師占比93.24%;高級職稱教師480余人,雙師型教師300余人;有各級各類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教學名師、“四有”好老師等拔尖、優秀人才近60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近100人。聘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院士、杰青等專家學者90余人,行業導師100余人。形成了以高層次人才為核心,以高素質中青年教師為主體,以外聘領軍人才為輔弼的專業人才隊伍。
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成效穩步提高。學校本科招生專業57個,覆蓋文、理、工、管、經、法、教、藝、農、醫十大學科門類。學校聚焦區域發展亟需,深入推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重點建設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等11個“核心+”專業集群。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9個,國家級“四新”研究與實踐項目3項,國家級省級課程類項目50項、課程思政類項目26項,承擔省部級及以上教研教改項目160余項。建成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入選高等學校虛擬仿真教學創新實驗室項目學校。近五年,學生獲國家級省級各類競賽獎3407項,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省級項目1055項。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有效彰顯,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連續多年在92%以上,位列全省高校前列,被授予四川省“2023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突出單位”。
堅持科研興校,創新賦能持續增強。學校深入推進組織化科研專項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成效明顯。建有四川省油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固態發酵資源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智能終端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重點研究平臺13個、市廳級科研和成果轉化平臺37個;立項建設省廳級科研創新團隊10個。軟件工程入選四川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學科。近五年,承擔省部級及以上項目149項、橫向項目1310余項,發表高水平論文近400篇,出版學術著作99部;被省、市領導簽批采納研究咨詢報告100余份;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4項,其中一等獎3項。
堅持校地合作,社會影響日益彰顯。學校主動對接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構建政府、產業、教育三維協同體系,構建“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生態圈,區域高質量發展核心智庫、技術創新策源地和人才供給主基地的矩陣效應逐漸凸顯。創新組建服務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博士專家服務團”,與800余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建成180余個市校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成功立項四川省產教深度融合改革試點項目、省級現代產業學院2個,初步形成了“一產業一學院”的精準服務體系。通過校地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創新“理論+基層”雙軌育人模式,為地方培養基層干部2000余名、各類教育教學人才7萬余名,扎根宜賓辦大學的教育服務優勢日益突出。聚苯硫醚無催化合成技術、油樟綜合利用技術、智能感知處理與光電檢測技術等一批高水平成果在生產實踐中得到轉化應用,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
堅持開放辦學,交流合作不斷拓展。學校持續深化國際化發展格局,積極推進國際合作交流,是四川省內唯一同時入選“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計劃”和“中非大學聯盟”的高校。學校響應“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成立了南亞東南亞研究院,建設了宜賓學院老撾瑯南塔校區,2024年成功開始招生。學校與德國、新加坡、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的30余所大學和教育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機制,開展師生互訪、聯合培養、合作研究等系列項目。積極拓展國際學習交流平臺,“世界名校訪學”“國際組織預備營”等平臺助力500余名學生赴外交流學習,拓寬視野,提升國際素養;累計聘請外籍高層次人才40余名,選派300余名教師赴外交流學習;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農學和漢語言教育3個國際學生教育專業,現有來自俄羅斯、巴基斯坦、摩洛哥等17個國家200余名國際學生在校學習,國際化辦學水平不斷提升。
使命呼喚擔當,奮斗成就夢想,實干創造未來。宜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視察的殷殷囑托,緊緊圍繞四川省“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51368”戰略謀劃,以平實之心奮楫未來,以嶄新藍圖鑄就輝煌,堅定信心、鉚足干勁,擔當使命、勇毅前行,為全面建成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綜合大學努力奮斗,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展現宜賓學院作為、貢獻宜賓學院力量!
(以上數據截至到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