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學院在海南順利完成航天高粱種子冬繁
為推動釀酒專用糧的優化,利用太空育種技術,探索高粱品種改良的新途徑,近日,宜賓學院農林與食品工程學部科研團隊在海南省三亞市鎮海村開展了一項高粱冬季繁育工作。此次試驗使用的是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的高粱種子“江安1號”,該批種子于12月22日完成育苗并移栽到大田。
12月22日,在海南三亞市鎮海村完成育苗并移栽到大田
“江安1號”高粱種子由農林與食品工程學部釀酒專用糧團隊李嘉副教授從江安地區的糯高粱農家品種中收集,依托中國科學院搭載項目組,利用實踐十九號衛星進行搭載。實踐十九號作為我國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自9月27日發射升空,10月11日成功回收,11月21日,完成種子交接。至此,實踐十九號衛星圓滿完成了近千個種質資源的空間育種試驗,為我國種質資源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撐。
11月21日,中國航天博物館內舉行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的種子交接儀式
航天育種,也被稱為太空育種,是一種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將種子帶入太空,利用微重力、高能宇宙射線等極端特殊環境,誘發種子基因變異的育種方法。這些經過太空“旅行”的糯高粱種子,在返回地面后,經過老師們的精心選育,有望創制出高產、高品質、高抗逆性等性狀優良的釀酒專用糧種質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產業。
12月2日,北京方圓公證處出具公證書的1、4、5頁
(供稿/粟永英 李嘉 審核/郭鵬 終審/張青 編輯/王穎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