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宜賓學院與河南晉控天慶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臨港校區行政樓918會議室簽署了聚苯硫醚無催化劑合成技術轉讓合同,到校成果轉化金額800萬元,實現我校在科技成果轉化方向的嶄新突破。宜賓學院黨委書記馬洪江,黨委常委、副院長王如淵,副院長覃鳳清,河南晉控天慶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侯永軍,副總經理昝寶龍出席簽約儀式。

會上,馬洪江對來校的公司領導和負責人表示熱烈歡迎,對雙方合同簽約表示祝賀,希望以本次簽約為契機,推動校企雙方在科研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和高質量就業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侯永軍介紹了河南晉控天慶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歷史、公司相關主營業務和發展規劃。他表示,此次與宜賓學院達成這一重要合作,其成果轉讓將為公司提供更多創新技術和科技支持,公司將在該項目上預計先期投入3000萬元用于中試設計和生產,后續集團公司將對項目持續加大投入和業務拓展。他期待與宜賓學院進一步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發揮雙方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項目負責人唐國強教授介紹,該項目針對聚苯硫醚行業傳統使用氯化鋰等昂貴催化劑致使成本高昂的“痛點”,以及使用催化劑后造成系統物料難以有效分離的工藝“瓶頸”,項目所采用的成套工藝流程設計,優化合理、安全環保,大大縮短工藝流程,使得物料回收難度降低、回收率顯著高,工藝裝置投資成本低,成本比傳統工藝降低三分之一以上,應用前景廣闊。團隊將持續優化工藝,全過程跟進公司的中試生產和項目的持續建設。
此次科技成果轉化是宜賓學院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重大突破。學校采用“人才團隊+項目+產業”的創新模式,籌建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項目研究,經過四年的技術攻關,最終開發出了不使用催化劑合成聚苯硫醚(PPS)樹脂的工業化成套技術而得以轉化。該項目是我校截至目前最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據了解,聚苯硫醚(PPS)是國家“863”計劃以來重點支持的高技術材料,被公認為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特種工程塑料,是“六大”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和“八大”宇航材料之一。河南晉控天慶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業務為化工產品、化工副產品、化肥的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有煤制天然氣、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等?,F有產能規模為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3億方煤制天然氣、6萬噸三聚氰胺。
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賽鼎工程有限公司、學校黨政辦、科研處、校地合作處、黨委宣傳部、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相關同志參加簽約儀式。
(供稿/凌超發 攝影/陳銳杰 審核/徐洲 終審/張青 編輯/陳銳杰 制作/余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