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學術交流,拓寬宜賓學院師生在綠色新能源領域的視野,近日,學校邀請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長聘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雙聘教授劉剛教授到校進行講座和交流。
28日上午,劉剛教授在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320會議室與學院30余名博士、青年教師進行交流。劉剛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學術背景和學術價值觀。他介紹了國內外學科分類的差異,在互動交流過程中針對年輕老師提出的如何尋找論文選題、如何搭建團隊、如何選擇目標期刊、具體研究數據方法設計、如何凝練科學問題等進行了詳細、充分、透徹地回應。他指出,討論是提升科研興趣、科研產出最有效的方式,作為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克服拖延癥。他還對個別老師正在撰寫的學術論文進行了一對一指導。

28日下午,劉剛教授在臨港校區6101報告廳開展宜院大講堂講座。本次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全校眾多師生積極參與其中。劉剛教授以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前沿的研究視角,開啟了知識分享之旅。他圍繞“文明演進、全球變化與能源系統變革”“產業生態系統視野的能源資源安全”“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新態勢及戰略啟示”三個核心板塊展開講解。

在“文明演進、全球變化與能源系統變革”部分,劉剛教授追溯人類文明發展歷程,剖析能源在不同階段的角色轉變,闡述全球環境變化與能源系統變革的緊密關聯,揭示能源轉型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意義。談及“產業生態系統視野的能源資源安全”時,劉剛教授引入產業生態系統理論,從多維度深入探討能源資源安全問題。他分析了當前全球能源資源的分布與競爭格局,結合實際案例,為保障能源資源安全提出了系統性策略,為師生們拓展了能源產業戰略思考的新維度。在“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新態勢及戰略啟示”環節,劉剛教授聚焦當下熱點,詳細介紹了全球清潔能源產業的最新發展態勢,涵蓋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多種清潔能源領域。他深入分析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從政策、技術、市場等層面給出戰略啟示,為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師生在能源經濟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學習提供了寶貴思路。
講座過程中,劉教授旁征博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緊密結合,深入淺出地講解方式讓復雜的能源問題變得清晰易懂。他指出,達成雙碳目標的關鍵在于能源系統的根本變革,這包括新能源的開發、儲能技術的提升以及能效的增強,同時也要積極推進低碳技術,例如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他還強調,在從依賴碳基能源向金屬基能源過渡的過程中,必須對清潔能源資源的環境約束和產業鏈的安全性給予充分關注。此外,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地緣政治的挑戰,有必要強化跨學科的研究工作,利用產業生態學和環境系統學的研究成果來解決這些復雜問題。
此次講座不僅為學院師生帶來了能源領域的前沿知識和學術盛宴,更搭建了跨校學術交流的橋梁,拓寬了師生們的學術視野,對學院在能源經濟、產業發展等相關學科的教學與研究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助力學院在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邁向新特色。
(供稿/陳皓 審核/黃河 終審/陳銳杰 編輯/王穎 制作/余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