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深山里有一個名叫甘洛的小縣城,地理位置偏僻,教育資源緊缺,師資力量十分薄弱。為響應國家號召,振興鄉村教育,2021年至2023年,宜賓學院農林與食品工程學部生物科學專業的39名師范生,跨越重重困難,懷揣著對教育的熱愛,分批次走進甘洛縣各山區學校,用知識的力量點亮孩子們的夢想,將教育的種子播撒在這片土地上。

克服困難,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
2023年秋期,赴甘洛支教的6位同學分別被指派到田壩中學、普昌中學、甘洛中學和甘洛縣職業技術學校。6位同學來自不同的城市,對于甘洛縣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并不熟悉。然而,他們并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積極地適應這里的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布木拉作每天早早地來到教室,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天,認真備課、批改作業,用心教學,細心向同學們講解知識點,希望能夠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教育。全身心投入教育當中的布木拉作和郭翠鳴,不放過任何可以成長的機會,在參加公開課時與學生一起認真聽講、記錄感受,虛心學習年長教師的教學經驗,學習公開課教師講課的優點并運用在自己的課堂上。
用愛心和耐心,幫助孩子們成長
作為師范生,同學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幫助孩子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他們不僅教授知識,還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經常與孩子們交流,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心,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針對“防艾”這個話題,張富春帶著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答題競賽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黃良春組織學生參與“紀念129”紅歌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創新方法,激發教學潛能
在教學方法上,張富春、謝小鳳不斷創新,結合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富有創意的課程和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理論、掌握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利用身邊的自然資源,如樹葉、土壤、昆蟲等教授學生制作標本,讓孩子們親手操作、親身體驗科學的魅力;積極帶動孩子們利用身邊的資源開展類似于植物敲拓染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余活動,同時增加同學們對生物學的興趣。
教育強國,嚴防“控輟保學”
“控輟保學”對于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為了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完成義務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黃良春和阿約伍呷克服重重困難,不辭辛勞,多次深入輟學學生家中走訪,積極主動和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其輟學原因,對輟學學生進行勸返,確保孩子們能夠順利返校讀書。

農林學部生物科學專業的支教團隊,用他們的智慧和熱情,在甘洛這片土地播下了科學的種子,讓生物科學的光芒照亮了孩子們的未來。在未來的日子里,宜賓學院農林與食品工程學部將繼續支持和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支教活動中,讓生物科學的光芒照進更多孩子的心田,讓教育的力量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供稿/范軼玲 布木拉作 審核/郭鵬 終審/梁麗莎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