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由軟件工程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31名學生黨員和1名教師黨員組成。黨支部在學校和學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視察重要指示精神,以思想建設為統領,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團結全體學生為根本,緊密圍繞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核心任務,著眼于“強化黨員教育實效、深化黨員管理效能、嚴化黨員監督機制、優化師生組織動員、亮化師生宣傳引導、實化師生凝聚力量、細化師生服務舉措”,全力激發黨支部戰斗堡壘的核心功能與黨員先鋒模范的引領作用,力求達到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目標深度融合。學生第一黨支部多次榮獲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三維”理論學習 鑄就思想“堅固基石”
黨支部堅持“三維”理論學習,持續鞏固黨員思想教育,強化黨建引領作用。一是深度解讀理論。定期組織專題學習會,邀請黨內資深黨員,對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政策文件進行深度解讀和剖析。開展學習研討小組:按專業領域分組,每組選定一個理論專題進行深入學習,定期分享學習心得和研究成果,促進黨員之間的思想碰撞和理論提升。實施“一對一”輔導:對于理論學習有困難或需要深入指導的黨員,安排經驗豐富的教師黨員進行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疑惑,提升學習效果。二是廣度拓展視野。黨支部定期推薦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經典著作和前沿文章,鼓勵黨員閱讀,以拓寬知識視野和思維深度。先后組織黨員參觀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南溪朱德故居、宜賓市趙一曼紀念館等。三是實踐結合理論。學生黨員們將紅色文化與 AI 技術相結合,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他們積極參與紅色文化主題的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如科技支教、AI技術助力社會問題解決等。每學期服務時長累計達到5000小時,影響人數達到3萬余人,社會反饋評價良好率為100%。這充分展示了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三融”活動創新 塑造支部“獨特風采”
黨支部建設緊緊圍繞“三融”思路創新活動形式。一是將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開展“紅色記憶?黨史傳承”“鄉村振興?紅色筑夢之旅”等紅色實踐活動,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黨的歷史和理論的理解;二是將黨建與專業相融合,結合學院專業特點,將紅色文化與 AI 技術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熱情。學生們積極參與紅色主題的科研項目,在論文發表方面,共發表10余篇相關論文;在競賽獲獎方面,參加“互聯網+”比賽、創客大賽、宜創青春等創新創業比賽報名100余項,獲國家級、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70余項;在專利申請方面,成功申請10余項專利。三是將黨建與時代精神相融合,結合時代主題,開展教育活動,深化“中國紅與AI藍”的融合實踐,為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和AI技能的優秀人才貢獻力量。
“五星”學生典范 引領“五好”校園風尚
黨支部持續強化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引導,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廣大同學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近兩年,支部黨員在專業學習、學科競賽、軟件著作等各條賽道上均取得了優異成績。肖雪飛榮獲全球校園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賽算法創新賽賽道國賽三等獎、藍橋杯省賽三等獎、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省賽三等獎、本科生國家獎學金,熊勇榮獲第十七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獲得國賽三等獎,胡濤榮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教主賽道省級銀獎,李月田、季泳滔、劉德金等同學分別在全國人工智能算法精英挑戰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據分析競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等各類賽事斬獲獎項,季泳滔、張婷、李欣芮等同學成功申報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李欣芮、張紫琪在“我心中的思政課”大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榮獲校二等獎、三等獎。
青年,應以信念為馬,馳騁未來征程。青年,當以志向為翼,翱翔廣闊天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學生第一黨支部將不斷深化和拓展“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建設內涵,深入研讀并踐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引領廣大青年學子緊隨黨的步伐,信念如磐,初心不改,矢志奮斗,激情滿滿,挺膺擔當,勇往直前。
(供稿/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第一學生黨支部 終審/張青 編輯/郭少飛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