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生里最美的樂章,是大學生們最燦爛的時光。只有好好把握青春、珍惜青春,利用最美麗的青春年華做你想做的、該做的、能做的、會做的,才能享受到青春里的美好,將青春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在校園里有一個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身影,他就是宜賓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部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段華洋。
用四年時間養成兩個好習慣
段華洋從大一開始就一直堅持自己的習慣,有始有終。“永遠坐第一排,這個習慣我堅持了4年。”自知自制力不夠好的他堅持大學四年每一次活動、每一節課、每一次考試都盡量往第一排坐,將自己完全放在老師眼皮底下。在他日復一日的堅持下,這個習慣不僅讓他與各科老師逐漸熟絡起來,而且作為班長,他在同學面前也樹立了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不睡懶覺,這個習慣我也堅持了四年。” 從大一到大四,在校期間的每一天,無論是周六還是周末,段華洋的起床時間從不超過7點半。每每早起看見更多和他一樣的陌生“夢想家”,他總是充滿信心和動力,或一頭扎進圖書館,或用于早起運動鍛煉。他始終踐行著“時間,是大學生最寶貴的財富,在最具創造力的年齡階段,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做無愧于青春的事情。”
段華洋心中深知:處于新時代的青年學子,只有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配得上“優秀”二字。摒棄了死讀書、讀死書的觀念,課余時間的段華洋也會做籃球場上的“兇猛”粗漢,也會去做一些諸如攝影、拍視頻、剪視頻這樣的細活,曾榮獲征文比賽“幸福三江”宜賓市一等獎、最佳人氣獎微視頻創作大賽“歷見雙城”宜賓市一等獎,微視頻創作大賽“青看宜賓”賓市二等獎校級公益片創作大賽“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一等獎等。他始終樹立全面發展的理念,不僅會認真按照培養方案學習好課堂知識,也會去參加諸如創新創業、競賽、辯論賽等豐富的課余活動。
專注與毅力 成就非凡人生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班級管理,段華洋只是專注于一件事。因為高中成績并不拔尖,所以大學第一學期就獲得獎學金令他意外,這也是他大學四年最難忘的一次榮譽。面對這份突如其來的榮譽,他認為專注認真做事很重要。“在上大學之前,我只是一個做事情認真的人,但功夫幾乎不會花在學習上,但是上大學之后,這份做事情認真的態度,迅速讓我脫穎而出。”但前進的道路總會有坎坷,當越來越多的希望寄托到他身上時他也會感到壓力大,面對壓力他也有屬于自己的處理辦法:復盤。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未完成的事情,解決當前瓶頸。“靠著毅力前行,千萬不要企圖用任何方式麻痹自己,逃避困難,這樣做只會導致失敗。”專注和毅力帶給他的不只是成績和榮譽,“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自己的見識和學識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成長。這些成長體現在工作技能、說話水平、策劃能力等的提升上。”
著眼當下 腳踏實地
段華洋腳踏實地的態度,使他在大學期間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突破,還在班級管理中展現出卓越的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擔任班干部遇到困難時,他沒有選擇躲避而是告訴自己“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不要急躁,要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的處理,或者尋求其他同學或老師的幫助,確保自己接手的任何所有事情能夠順利的完成,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應”。談到自己未來的規劃和展望時,段華洋認為要著眼當下,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有能力創立自己的公司,發揮更大的價值,去回饋社會、回饋母校。“這世界上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從來都不是輕松就能達到的,你必須克服懶惰克服急躁,克服你一蹴而就的妄想,通過自律克制努力實現的人生,才會令人擁有持續的快樂和和平。”這是段華洋對學弟學妹的建議和鼓勵。
他也為母校獻上最真摯的祝福:“我衷心祝愿親愛的母校在教育事業上不斷發展,培養出更多有擔當、有情懷的優秀人才。愿母校在未來的歲月里繼續發揚光榮傳統,更加繁榮昌盛。”
(校報記者團 胡曦文/文 審核/梁麗莎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