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賓學院這片充滿活力與夢想的教育熱土上,優秀的共產黨員們以他們卓越的表現,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巫曉娟,一位平凡的輔導員,以堅定的政治信念為指引,不斷開拓創新,用愛與責任踐行著育人使命。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應如何堅定信念,肩負起鑄魂育人的重大責任呢?2012年,巫曉娟從學校畢業,來到宜賓學院成為一名輔導員。從走上教師崗位,她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踏踏實實干好學校和學院的每一項工作。在學院整體轉型的大背景下,她緊密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為學生點亮前行的明燈。她深知,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她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創造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學生點亮了理想的明燈,引導他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老師們猶如溫暖的燈塔,照亮著學生們不斷前行的方向。”作為輔導員,巫曉娟深知自己肩負著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職責。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健康。她定期召開班委會,組織各班晚點名,通過感恩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她深入學生寢室、課堂,傾聽學生的心聲,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隨時準備處理學生的緊急事務。特別是在專升本學生中,巫曉娟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完成學業。無論是深夜的談心、日常的輔導,還是緊急事務的處理,巫曉娟總是默默無聞地付出,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保駕護航。在她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學生們不僅學業有成,更在思想上得到極大地成長。
作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巫曉娟始終是育人工作創新道路上的不懈探索者。

在黨建育人方面,巫曉娟積極組織并參與各類社區服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等活動。她帶領學生們走出校園,深入社會,不僅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更傳播了正能量,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在三江新區開展的“薪火計劃—校地黨建結對共建”活動中,巫曉娟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她精心策劃、周密組織,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進行,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團總支因此榮獲了宜賓市優秀青年志愿服務組織稱號。

在實踐鍛煉方面,巫曉娟結合學院的專業特點,將學生社會實踐與學術科技活動有機結合,指導學生參與“三下鄉”、鄉村振興等工作,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鍛煉能力。在她的指導下,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團總支多次獲得宜賓學院五四紅旗團總支榮譽稱號,學生們也在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
此外,巫曉娟還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她積極推動學風建設和“第二課堂”建設相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她的指導下,茶道學社、會計協會、今日宜笑相聲社等多個學生社團蓬勃發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她還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科研創新活動,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在她的努力下,學生們在科研創新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多年來,巫曉娟以其優秀的表現獲得了諸多榮譽。從被評為宜賓市優秀共青團干部,到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從獲得宜賓學院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到連續三年獲得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榮譽稱號;從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獲獎,到獲得多項研究課題立項……她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作為一名輔導員的責任與擔當。
平凡孕育偉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業。學生工作十二載,巫曉娟始終勤奮工作、默默奉獻。而她,只是學校輔導員隊伍的一個縮影。可愛、可親、可敬的宜院輔導員們,堅守著初心、保持著熱情,于細微之處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引路”、為學生的夢想“筑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育人工作,以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為“時代新人”鑄魂。
(供稿/新聞中心綜合 終審/張青 編輯/王穎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