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設計學院的璀璨星河中,劉燁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星辰。作為一名產品設計專業的佼佼者、連續三年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中共黨員和四川省優秀畢業生榮譽的摘冠者。正如她的座右銘所言:"你都不知道山有多高,怎么知道終點在哪兒。"她的故事是一段關于堅持、熱愛與超越的成長詩篇。
勤學如竹:在沉淀中拔節生長
初入校園時,劉燁坦言自己并非天賦異稟。"相反,她覺得自己的基礎并不扎實,“素描造型曾讓我徹夜難眠,我的作品并不是那種一眼就能讓老師記住的。”她笑著回憶。但這個自認"基礎薄弱"的姑娘,卻以竹的韌性扎根學海。課堂上,她全神貫注地跟隨老師的思路;下課后,她一遍遍復盤知識點,遇到不懂的地方,便主動向同學請教。在建模課程中,盡管掌握了基礎指令,但面對復雜問題時,她依然會陷入困境。于是,她利用課余時間搜索教程、研究案例,甚至加入線上學習社群,與同行交流經驗。這種“復盤—求教—實踐”的循環,讓她的專業能力穩步提升。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校級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到川南地區大學生新能源汽車設計大賽金獎,再到后來的每次獲獎,她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實而堅定。
匠心傳承:讓非遺綻放時代光華
在劉燁的設計世界里,傳統與現代始終交織共鳴。她參與的兩項非遺大創項目——《川南竹工藝創新應用》與《成都漆藝傳承》,源于對傳統手工藝的癡迷。"竹篾在指尖翻飛時,能觸摸到千年文明的溫度",這種熱愛促使她將漆藝的流光溢彩融入現代飾品,讓竹編工藝煥發時尚生機。在四川省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藝術實踐工作坊三等獎的背后,是她與團隊焚膏繼晷的三十個日夜:機器轟鳴的工作室里,木屑沾滿衣襟;深夜的電腦屏幕前,渲染圖一點點成型。
步履不停:向著更高的山峰攀登
如果說課堂和工作室是劉燁的“主戰場”,那么各類設計競賽則是她突破自我的“試煉場”。凱翼汽車設計大賽,正是劉燁最珍視的戰場。面對企業評委犀利的提問,她以扎實的專業功底和敏捷的思維從容應對,這場“無文字展板答辯”成為她突破自我的見證。她回憶道:“那是一場真正的挑戰。這場高強度的較量,不僅考驗專業能力,更考驗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
當畢業季來臨,劉燁站在十字路口,正在與設計公司對接的她選擇報名西部計劃:“支教經歷讓我懂得,設計不僅關乎審美,更應傳遞溫度。”她有著短期的計劃,也有著未來成為一個設計師的打算,即使在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她也依舊保持著開放的心態。“生活是充滿變數的,未來是不可預測的,也許不會深耕,但也不會完全脫離,會把自己在設計中學到的思維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星河長明:無畏前行,向光而往
回望四年青春,劉燁用“忙而充實”概括這段旅程。遺憾或許有之——未曾慢賞校園櫻花,很少體驗“閑適的大學生活”。但那些與同學挑燈夜戰的日子、外出考察時收獲的歡笑,早已凝成最珍貴的琥珀。她留給學弟學妹的贈言,恰是自己人生的注腳:“以無畏之心直破滄海,以奮進之姿跨越險阻。”如今的劉燁,正站在新的起點。前方或許山高路遠,但這位永不止步的攀登者,早已將目光投向更遠的風景。正如她所堅信的:心懷熱愛的人,終將穿越風雨,觸摸繁星。
(供稿/學生記者陳琪 攝影/學生記者周從益 終審/張青 編輯/王穎 制作/余俊言)